> 政府新闻
> 政府寄语
 
古都已千年 创业正年轻 ——西安市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纪实
 来源: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 作者:陆文 日期:2012-11-20  
 
[导读]短短4年,大学生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2009年至今,西安市已提供大学生创业贷款(包括小额担保贷款)3.8亿元,贷款回收率达95%以上;扶持5166名大学生成功创业,带动41844人就业。
  □本报记者 陆文

  诗意长安,千年古都。

  秦皇、汉武曾在这里成就惊天伟业,李白、王维曾在这里吟唱惊世诗篇。

  陕西西安,科技重镇。

  每年3000项科技成果问世,20万名学子走出高校大门。

  在创建创新型社会的新起点上,这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积淀的文化名城,厚积薄发,以优惠政策不分户籍的开放姿态,以创业贷款最高50万元的宏大气魄,以收到贷款申请后40天内贷款到账的现代化速度,吸引各地优秀学子开门立户、创新创业。他们或立足汉唐古风开掘文化产业,或应用研究成果投身科技企业,或深植杨凌农业示范区创办现代农场,实现从初涉商海到成功创业的华丽转身。

  短短4年,大学生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2009年至今,全市已提供大学生创业贷款 (包括小额担保贷款)3.8亿元,贷款回收率达95%以上;扶持5166名大学生成功创业,带动41844人就业。

  青年创业,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英姿。

  户籍不论市内外——以开放的政策吸引人

  陕西榆林人龙飞翔,2009年在西安注册了黎明商贸有限公司。谈起创业经历,龙飞翔对记者说,自己户籍不在西安,原以为没资格申请贷款。去年公司急需资金时,听说西安市大学生创业贷款不限本市户籍,便提出申请。很快,40万元到账。公司现已有8名员工,下一步,龙飞翔打算申请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。

  创业贷款最高50万元、劳密型企业贷款200万元,申请者户籍不分市内市外……西安市为大学生创业提供的这些优惠政策,显示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开明姿态,也显示出市委、市政府吸引人才投身创业的雄心魄力。

  2007年,西安市启动大学生创业计划。时任市委书记孙清云阐述如此理念: “创业是发展之基、富民之本、强市之策。要让西安成为年轻人实现创业梦想的福地。”时任市长陈宝根在具体原则上要求:“对大学生创办高科技企业来说,5万元贷款,杯水车薪。” “贷款反担保政策要放宽。” “外地大学生在西安买了房成了家,政府有责任扶持他们创业。”

  几年内,《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的指导意见 (试行)》、《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通知》、《西安市大学生创业贷款实施办法》等一系列文件出台。梳理这些政策,可以感受到西安市的扶持力度。

  贷款额度大大提高。对大学生初创企业,给予最高10万元的无息贷款支持;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大学生创办企业,给予50万元以下的创业贷款,给予50%贴息;对大学生创办的劳动密集型企业,给予200万元无息贷款。

  贷款户籍限制放宽。申请创业贷款的大学生户籍,放宽至陕西省境内。省外大学生在西安创业,可根据实际情况贷款。

  取消贷款反担保限制。大学生递交完贷款申请资料并通过审核后,担保公司审查项目后直接提供担保,银行接收资料后立即放贷。

  西安市人社局局长严石说:“我们的优惠政策,就是要体现一个开明开放的城市在促进大学生创业中以人为本、与时俱进的力度,海纳百川、吸纳各方的胸襟,鼓励创业、宽容失败的理念。”

  40天贷款到账——以高效率打动人

  在创建创新型社会的进程中,西安提出打造活力之都。活力的体现之一,就是政府办事的高效率。

  西安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董永说,一个承诺能够体现西安在扶持大学生创业工作中的高效率:接到贷款申请3个工作日内考察企业,40天内贷款到账。

  大学生创业者、赛帮公司总经理党中华对此深有体会。党中华2011年9月申请创业贷款,当年11月,50万元贷款到账,整个过程不到40天。他介绍说,街道和市就业服务中心、担保公司、银行等部门,在审验贷款申请和考查企业实情时速度快、效率高,到款速度比申请商业贷款还快。

  在一个近千万人口的大城市,实现这项承诺,背后要有一整套制度作为保障。

  制度保障之一:归并机构,简化程序。

  设立创业引领工作指导小组办公室,市金融办、财政局、科技局、人社局、商业银行等部门为成员,指导协调、考核监督创业贷款工作。人社部门所有与创业相关的机构,全部归并在市就业服务中心。

  制度保障之二:联合审核,缩短周期。

  接到大学生申请创业企业贷款,相关部门联合审核材料,一起到企业考察。创业办由主任牵头,每周汇总贷款申请办理情况,查找遗漏,减少延办和漏办。

  制度保障之三:优先办理,一窗通办。

  设立大学生创业政策措施咨询服务窗口,对大学生优先咨询、优先受理、优先登记;创业大学生申办营业执照时立即受理,符合条件的当场办结并核发营业执照。

  建孵化基地——以贴心服务扶持人

  大学生初次创业,政府和社会的服务对创业成功十分重要。西安市细化服务、倾心扶持,把他们扶上马,送一程。

  人社部门细化和规范创业服务流程,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全方位指导。建立大学生引领计划统计体系,实行首问负责制,落实就业失业实名制。以这些制度为基础,建立包括有创业意愿大学生详情和创业项目的大学生创业资源库,确定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,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区,提供开业指导、政策咨询、创业贷款等服务。成立创业专家志愿团,招募创业成功人士为大学生创办企业开展创业指导,提供上下游配套产品的支持合作。开展创业大赛,举办创业论坛,开通创业网站、微博,在媒体开设专栏,营造创业氛围。

  各区县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,帮助初次创业的大学生顺利迈出第一步。目前,由人社部门牵头,已在各区县建立31个创业孵化基地,对创业者在场地资金方面给予一定减免和补贴,在法规政策、信息交流等方面提供服务。第一批孵化基地入驻企业1405个,带动23057人就业。

  发现广告有限公司的创业者王娜,便是大学生孵化基地贴心服务的受益者。她对记者说: “曲江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提供的前3年免房租、后两年房租减半的优惠,对初创企业来说真可谓雪中送炭!基地的答疑解惑、培训交流等服务,让我受益良多。”

  西安市其他各区县的孵化基地也打出特色牌,帮助大学生创业。

  高新区创业园对创业大学生开展免费培训,提供创业导师,开展企业沙龙、创业大讲堂活动,提供投融资服务,现已有大学生创办的科技企业70多家。新城区给予大学生1年免费场地及贷款贴息、社保补贴等优惠,提供托管档案、介绍职业、代理工商税务等服务。碑林区建立西安能源与环境技术创业孵化器,向大学生提供免费办公场地、资金和技术培训,现已入驻企业50家,创造500多个就业岗位。
 
尚格人力 | 法务支持 | 联系我们 | 版权归属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0050